誠通混改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 唐建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號角,作為資本運營“國家隊”,中國誠通迎來又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誠通混改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基金功能作用,服務國資央企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動搖,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孵化器”。
一、堅持資本放大功能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要使金融血液通達各處,于創新創造關鍵處匯聚強大力量,不僅需要充沛的金融體量,還需要豐富的金融品種。經濟活動中收益和風險同向伴生的特點,使得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受資本青睞程度截然不同。穩定存續企業現金流充裕,受大量資本追捧;高速成長企業資金饑渴,卻難以獲得融資支持。這種情況下,需要以各類金融組織形式予以有效支持。
基金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金融手段,作為匯聚社會資本的一種靈活而高效的組織形式,已經衍生出涵蓋和適應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品種分類。在國際經驗中,針對早中期的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基金一直承擔著社會融資主力軍的作用,分擔企業發展風險,提供長期資本支持。誠通混改成立以來,在基金募資層面,由中國誠通認繳出資242億元,匯聚認繳資金總額707億元。在項目投資層面,投資項目總金額412.82億元,帶動或配合各類社會資本投資5560余億元。基金以資本為杠桿,撬動多元投資主體間相互合作,重點支持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型企業,助力其平穩度過資本短缺期,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做實改革促進功能
“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發揮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以資本為助力,不斷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核心骨干干事創業的活力,有效釋放科技型國有企業的資源稟賦優勢和人才高地優勢,需要牢牢牽住改革這個“牛鼻子”。
誠通混改服務于國有企業改革,全力支持科技型企業依法合規推動股權多元化和科技人員持股計劃。國務院國資委先后印發了《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在國有企業內部,全面推進“雙百行動”和“科改示范行動”,號召中央企業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誠通混改專注服務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改革后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進程。
通過參與和協助企業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體系,誠通混改為企業不斷改善經營機制和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搖旗吶喊、提供助力。混改基金累計向40個直投項目、19個子基金項目派出管理席位63人次,包括董事、監事、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觀察員、執行事務合伙人等。對部分企業上級單位提出的有損被投企業合法權益或中小股東利益的議案,主動于會前積極溝通。經協商改正后,更新上會議題再行討論。
三、發揚金融服務功能
“長板理論”認為,組織所能夠達到的高度,由其憑借鮮明特色所打造的優勢長板來決定。誠通混改和科技型企業一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服務國家科技進步的共同目標之下,互為長板,相互成就。
資產管理能力和金融服務能力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區別于產業集團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核心能力。誠通混改也以此為目標特征,努力鍛造區別于傳統投資公司的服務長板。基金匯聚專業化金融人才,理解前沿科技發展脈絡,堅定服務國家戰略,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對于科技型企業的服務優勢,在于對企業改革改制方案的熟稔程度,協助其妥善進行改革規劃和設計;在于依靠廣闊國資產業市場的資源優勢,協助其在管理端和市場端查缺補漏;在于用好自身金融資源,為科技提供對接資本的便捷渠道,為企業發展里程碑事件提供專業投融資建議。
誠通混改努力以專業服務企業,服務科技型企業持續注重研發投入,重視集聚優勢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以及對日常經營的不斷精雕細琢和管理提升,形成以科技為特征的核心競爭優勢。服務其持續專注對科技前沿的精準掌握,對艱深科研的扎實推進,對未來型人才激勵的有效實施。雙方合力,共同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創造高地。
四、發展產融銜接功能
“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金融服務,加大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科技型企業常因難以找到承接其科技應用的市場,導致科技成果產業化失敗,出現科技成果轉化“死亡之谷”現象,讓傳統金融服務者望而卻步。如何協助科技型企業跨越這一“死亡之谷”,是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
基金所要發揮的賦能作用就像在不同生產要素間牽線搭橋,促成他們精準配對。要使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果及時在國有企業龐大的應用場景中得以落地,要使資本之水的流向“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需要基金具備強大的信息和資源平臺,使其經絡相連。在協助傳統企業運用科技成果提升經營效率的同時,拓展科技型企業成果轉化的市場空間。
混改基金在投資的同時,持續強調為科技型企業賦能,努力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發揮資本紐帶作用的重要一環。混改基金背靠中國誠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特殊使命平臺,背靠國資央企體量龐大的市場主體,已經將有效賦能體系建設提上核心日程。開始在被投企業之間,被投企業與央企之間,嘗試搭建聯動體系,服務科技和產業的協同發展。
五、探索產業控制功能
并購投資是基金投資業務“皇冠上的明珠”,也需直面企業發展過程的第二個“死亡之谷”。從全球范圍來看,企業并購失敗概率超過50%;在中國,企業并購失敗概率超過60%,跨國并購失敗概率則超過80%。
產業集團投資并購科技型企業,能令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融入優勢企業,打通市場發展的堵點。誠通混改協助通用技術集團并入高端醫療影像板塊,填補其集團產業空缺,就是很好的案例。
基金實施自主并購,能夠緩解大型央企決策周期長,市場反應慢等問題。于產業鏈上下游提前布局,幫助處于科技成果轉化期的早、小企業,盡快獲得優質管理資源和大規模資本長期背書,打開廣大國資應用場景的空間,使科技型企業的研發活動更加專注和更有效率,也讓產業集團獲得更長的觀察和決策時間。
但基金并購投資,除了要跨越“死亡之谷”的固有風險,還要面對更加嚴峻的問責追責前景。需要投資團隊能做善為,“能啃最硬的骨頭、善接燙手的山芋”。在國務院國資委和集團的統一部署下,誠通混改將堅定發揮混改基金的龍頭作用,設計與并購投資相適應的容錯糾偏機制,努力彌合不同所有制主體間的管理障礙,堅持高標準合規管理的同時,持續激發經營主體的科創動力和市場活力,切實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